姚秀英  专家工作室

所属医院:北京金童儿童医院    所属专科: 儿科

当前位置:专家工作室首页>咨询详情

咨询者:shuichichen@tom.com

咨询标题:抽动症咨询

咨询内容:姚医生,您好! 我儿子大约于2008年开始出现眨眼睛、摇头症状、最近又开始吸鼻,学习成绩也开始下降,注意力不怎么集中,请问这是抽动症的表现吗

回复医生:姚秀英

回复内容:抽动症,又称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etes),是一种以多发性不自主的抽动,语言或行为障碍为特征的综合征.本症通常在3至15岁间发病,男性较女性多,比例为(3-4): 1。表现为短暂、快速、突然、程度不同的不随意运动,开始为频繁的眨眼、挤眉、吸鼻、噘嘴。张口、伸舌、点头等。随着病情进展,抽动逐渐多样化,轮替出现如耸肩、扭颈、摇头、踢腿、甩手或四肢抽动等,常在情绪紧张或焦虑时症状更明显,入睡后症状消失。发声抽动常有多种,具有爆发性反复发声,清噪子和呼噜声,个别音节,字句不清,重音不当或不断口出秽语,性格多急躁、任性和易怒。常伴有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或成绩下降。严重时动作和发音影响学习和课堂秩序,抽动症症状呈波动性、进行性、慢性过程。 抽动秽语综合征的病程可呈短暂的或慢性,有的甚至持续终生。短暂性的抽动一般不影响儿童的学习成绩及,慢性的抽动可影响儿童的学习成绩及导致适应障碍。   抽动秽语综合征按其临床症状和病程可分为三种类型:   ①暂时性抽动障碍(抽动症、单纯性抽动或称儿童习惯性痉挛);   ②慢性运动性抽动障碍;   ③发声与多种联合抽动障碍(也就是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tte′s综合证)。   一般来说,这三种类型,具有连续性。暂时性抽动障碍可因病程持续而发展为慢性运动抽动或发声抽动障碍,抽动秽语综合征约有半数患者首发症状为简单运动抽动,经过数日或数月后呈现抽动秽语综合征。另外,暂时性抽动障碍可伴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在服用兴奋剂之后易出现抽动秽语综合征并可影响儿童学习成绩。   临床上抽动症容易误诊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医生对此病不熟悉,以致被多种多样的症状所迷惑。将喉肌抽动所导致的干咳误诊为慢性咽炎、气管炎;将眨眼、皱眉误诊为眼结膜炎;动鼻误诊为慢性鼻炎等。   [1]  2、家长对此症的不认同。很少因为不停眨眼、耸肩而就诊者,多认为是不良习惯。当到医院看其他病时,被医生发现而询问有关情况时,家长多不配合回答,多被告之“没事,就有点小毛病”。医生告诉家长后,家长多不信任,而反对就诊,从而使确诊时间后延。   3、病人对症状有一定的抑制能力,当轻患者有意掩盖其抽动症状时,使家长及医生不易察觉。   4、某些医生认为抽动-秽语综合症必须具备秽语,但实际上只有1/3患者在发病几年后才出现秽语现象。 建议来院看看

我要咨询

Copyrights 2005-2020 导医网 版权所有